html模版京張醫療合作兩年:兩萬患者傢門口掛上北京專傢號
原標題:兩萬患者傢門口掛上北京專傢號

“京張醫療合作把北京專傢給我們送到瞭傢門口,看病再不用奔波去北京排隊,真是解決瞭我們的大問題!”張傢口市民陳先生如是說。

2015年2月,京張兩地簽署瞭醫療衛生協同發展框架協議,明確北京天壇醫院、北京積水潭醫院、北京中醫醫院、北京同仁醫院對口幫扶張傢口第一醫院、第二醫院、中醫院、第四醫院,通過3至5年的技術支持,把張傢口市4傢醫療機構打造成張傢口地區的醫療中心。

京張30所醫療機構啟動對接、50個合作項目火熱開展、2萬餘患者當地就醫掛上北京專傢號……攜手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兩年以來,從醫生到設施,從理念到服務,張傢口醫療衛生領域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,患者、醫療機構實現瞭“雙贏”,群眾就醫難、就醫貴問題進一步緩解,京張醫療合作儼然成為瞭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最閃耀的亮點之一。

設施之變:打借條換來的器械包

“滴……滴……”張傢口市第一醫院手術室內監控儀規律地響著,一臺開顱手術已經進行瞭5個小時。

主刀醫生邸飛坐在患者頭部一側,左手拿著吸引器,右手拿著持夾器,眼睛輕輕貼在患處上方的顯微鏡上,馬上要實施動脈瘤阻斷,這是手術中最關鍵的一步。為瞭不碰到患者腫瘤周圍的血管而導致大出血,邸飛需要一直保持同一姿勢並減少手臂的晃動,確保每一次下夾都是精準的……20分鐘過去瞭,邸飛放下瞭手術刀,腰身也放鬆地向後靠瞭靠,手術室內的大夫和護士們歡呼起來,手術取得瞭成功。

邸飛是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的主任醫師,2016年8月,他接替萬偉慶掛職張傢口市第一醫院副院長並擔任北京天壇醫院(張傢口)腦科中心主任。近一年來,邸飛已經做瞭200多臺手術。

這樣的手術數量在合作以前是無法想象的,“除瞭沒有頂尖的專傢,還有就是設備跟不上。”該院醫務處處長鄭紫磊說道,2015年8月,腦科中心首任主任萬偉慶剛到這裡,準備手術的時候,發現手術器械很不齊全。由於著急手術,短時間裡也採購不齊,鄭紫磊就去天壇醫院打瞭個借條,借瞭一套腦科顯微手術器械包,應急瞭一段時間。

同樣,該院神經內科也缺乏相應的設備而無法給患者做檢查。為瞭不讓設備成為發展的瓶頸,該院先後兩次投入2800萬元購置瞭必備的器械和儀器。“現在我可以保証,腦科中心的檢驗項目和指標規范,跟北京天壇醫院是基本同步的。”腦科中心執行主任李菁晶說。

醫術之變:做出不敢想象的手術

今年3月底的一天,一個外貌“奇特”的患者走進瞭北京天壇醫院(張傢口)腦科中心神經外科診室。老人姓李,今年68歲,是張傢口市萬全區人,三年前於前額處發現一腫物,逐漸侵佔瞭整個前額,遠遠看去,活脫脫像是神話故事中的“老壽星”。

“這樣的病例放在兩年前,我們就直接建議他去北京治療瞭。”神經外科主治醫師丁奇說。不過,即便是在北京的大醫院,這也屬危重病例。“如今通過與北京專傢的學習,我們已經逐步開始對一些復雜手術進行嘗試。”

呂超與丁奇同在一個科室工作,不久前剛剛配合北京天壇醫院的專傢完成瞭4例顱內動脈瘤手術,現已能夠熟練掌握多項國內先進的新技術。“剛參加工作時,我甚至覺得傳統開顱手術都是遙不可及的,能獨立完成如此復雜的手術,當年是想也不敢想的。”

“腦科中心成立後,醫院神外科的門診及手術量均有瞭大幅的提高,但市內其他醫療機構的門診手術量卻沒有因此減少,這是讓我感到非常欣慰的。”邸飛對照手中的一份調查數據說,這意味著在增加的這部分就診患者中,多數是復雜疾病及高難度手術人群——如果還是像以前一樣隻能完成簡單的手術操作,這樣的改變是不可能出現的。

台中收購餐飲設備生之變:抄寫藥方用瞭三大本

2015年11月27日,張傢口市中醫院與北京中醫醫院正式簽署瞭合作協議,並掛牌“北京中醫醫院合作醫院”,採取北京專傢到張傢口市中醫院出診、查房、講學等方式,全方位開展醫療、科研、人才培養等合作。

如何把北京中醫醫院的優勢帶給張傢口市中醫院?培訓是一個重要環節。在兩傢醫院簽約後,北京中醫醫院的專傢共培訓張傢口醫務人員達到500人次。

眾所周知,中醫和西醫的診療區別明顯,醫務人員的學習過程也有很大差異。對於中醫來說,大課堂講座式的教學方式效果有限。中醫的傳承要通過拜師,親自跟老師臨診看病、遣方用藥,才能學習到中醫治療的精髓。

張傢口市中醫院四病區主治中醫師李小蘭,是掛職該院副院長的北京中醫醫院中醫腎病科專傢劉寶利的三名“徒弟”之一,從2015年12月份開始,她就跟著劉寶利出診,到目前,她抄寫中醫藥方已經用瞭3個厚筆記本。“對於像我們這樣隻工作瞭幾年的年輕醫生,半年來跟劉院長的學習真是受益匪淺。在醫術上,劉院長對於精方的使用,使每個病人的治療都有很好的效果﹔在醫德上,他作為一名專傢,對待病人非常耐心和細心,為我們樹立瞭榜樣。”

理念之變:參照北京建電子病歷

“終於盼到瞭北京專傢,讓韋院長給咱看一看,心裡也安心!”張傢口市第二醫院門診大廳裡,佝僂著身軀的老人、扶著腰等待的中年人、行走不便的兒童……排成十幾米的候診隊伍井然有序,這些患者早在幾天前就預約瞭這天的專傢號,北京積水潭醫院脊柱骨科專傢韋?將出診。今年1月份,他受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委派,來到張傢口市第二醫院掛職副院長。韋?從出門診、查房,到對醫務人員的培訓、帶教,再到帶隊醫療保障滑雪賽事,全方位地融入瞭第二醫院的診療業務和管理中。

張傢口市中醫院門診樓中醫腎病科診室,劉寶利的專傢號同樣受歡迎。剛剛開診,診室外已經擠滿瞭候診患者。每當劉寶利出診,掛號量平均在50人,最多時達到65人。

每當北京專傢出診,患者總面臨一號難求。為瞭避免患者跑“冤枉路”,各醫院都開通瞭專傢號預約熱線,並配備專人值守登記,方便患者就診。在第一醫院,新版“電子病歷”呈現在醫務處處長鄭紫磊的電腦屏幕上。他介紹,對標天壇醫院,該院“電子病歷”正在優化更新。在京張醫療協作中,張傢口市各大醫院把北京醫院作為參照,全方位地進行學習。“讓北京專傢常駐,手把手地傳授如何進行醫院管理,精細到每一次查房、每一次用藥,都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。”

“就診患者的增多促使我們優化就醫流程,醫院的管理和運營水平有瞭質的飛躍,最終受益的是患者。”張傢口市第二醫院醫務科科長徐斌如是說。

服務之變:軟硬件升級力保冬奧

"Hello餐飲設備回收,sir.What can I do for you?"

"My left leg is hurt!"

台中中古餐飲設備 ……

流利的英語口語問診,標準國際禮儀,這並非發生在歐美國傢。今年5月10日,一場以“冬奧會接診外國傷員”為背景的情景模擬訓練在張傢口市第二醫院圖書館內舉行,韋?一邊點評,一邊做著指導。這是該院“奧運保障團隊建設”的系列活動之一。

自該院被確定為2022年冬奧會保障醫院之後,院長喬欣軍就提出科教興院的發展思路。今年4月13日,該院抽調瞭20多位英語水平較好的同志,接受接診、問診等方面的英語培訓。

此外,該院還配備瞭多輛嶄新的急救車,車內具有骨科手術所需的全部設備,加上已經和即將就位的醫技保障車、移動CT車、物資運輸車、發電儲油車、淨水儲水車、通信指揮車等總計13種特殊車輛,組成瞭一座流動的“骨科醫院”。

第二醫院院長喬欣軍介紹,這座“流動醫院”是該院承擔的張傢口市國傢級醫療應急救援隊伍項目,可以進一步提高張傢口市醫療應急救援隊伍的能力,能及時有效地處置各類突發事件,保障2022年冬奧會應急救援,更好地為冬奧會服務。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(責編:鮑聰穎、高星)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一川抽水肥清理行|台中抽水肥|台中市抽水肥|台中抽水肥推薦|台中抽水肥價格|台中水肥清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nb304g7q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